莱阳风凰山
信息发布者:张馨匀 2020-09-24 21:51:27 转载
凤凰山
文/邢德论
明代莱阳县令王于民在莱阳主政时,作过一首诗:“烽火台当此地多,将军传警上巍峨,喜今烽火山头熄,月照行人夜渡河。”诗中所传达的是一种历史的变迁,也有一种对和平生活的赞美,这首诗的题目是《过烽火山有感》。诗中的烽火山,就是现在莱阳城东南二十里的凤凰山。
说起凤凰山,我就会想起家乡的同名小山,小时候我常站在家门口遥望村北的那座小山,父亲告诉我那山叫凤凰山。之后,看电影《南征北战》,就一直以为电影中的凤凰山就是我们家乡的凤凰山。长大后才知道电影中的凤凰山,是陈毅元帅率领华野打过仗的沂蒙山区的玉泉山,后来这个玉泉山真的因为《南征北战》,更名为“凤凰山”。再后来就发现,在神州大地上,叫凤凰山的山太多了,家乡的凤凰山是这众多的凤凰山中的最最渺小的。
莱阳城东清水河畔的这座凤凰山在莱阳颇有些名气,但这并非因为县老爷的诗,而是因纯阳真人吕洞宾的光顾。这位出生于官宦之家的仙人,落脚此山的时间实在是太早了,早到没有人记得清,现在对于吕仙人光顾此山的一些记载都只是传说而已。吕洞宾自幼熟读经史,淹博百家,却三举进士不第。后遇仙师钟离权,并拜其为师,一边修行,一边遍游山水。凤凰山林深茂密,石如刀削,山北坡有两石洞,一东一西,并排而生,东洞高约1.5米,深15米;西洞高约2米,深约20余米。早年山的北坡有一泉眼,泉水潺潺,清澈见底,终年不息,饮之可治百病。
吕洞宾来到莱阳后,发现这凤凰山是风水宝地,于是便将石洞开发成自己的洞府,在这里潜心修行,当然这是八仙过海之前的事。仙人的驻足,使这山名声大增,就连附近的一个村子也因此而命名为洞仙庄。人们也给这里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:洞仙宝泉。很多的山、很多的古迹都是借着仙人发威,仙人离去,仙气常存,慢慢地便成了名山、名胜。
凤凰山原名烽火山,因为山上曾建有烽火台而得名。与之相连的有孤山、马山、神山,彼此合成一体,面积约1平方公里。明代崇祯十三年,“一代诗宗”宋琬的二哥宋璜中了进士,就在他乘船赴任的途中,忽遇大风,危急之际,这位新科进士想到了家乡烽火山上水母娘娘庙中供奉的神仙,便在船上焚香许愿,请求水母娘娘佑其平安,结果真逃过一劫。宋璜回到家乡莱阳,为了报答水母娘娘的保佑之恩,便出资重修了山上的水母娘娘庙。传说宋璜在拜庙时,惊起树林中一支雉鸡,大家以为这是吉祥之兆,从此便把烽火山改成了凤凰山。1931年,山上的庙宇被拆除,如今,宝泉也早已干涸,只有石洞尚存。
在莱阳,宋氏家族是明清时期有名的望族,宋琬的高祖宋黻,是明天顺四年的进士,也是明代莱阳第一位进士。之后宋家高歌猛进,其父宋应亨,明天启间进士,是著名的抗清英雄,崇祯十六年,清兵入侵莱阳时,宋应亨出资组建队伍并亲率族人拒守莱阳城,后来城破殉国。宋琬是清初诗坛上的“国朝六大家”之一,当时与安徽诗人施润章被誉为诗坛上“南施北宋”。
重修水母娘娘庙的宋璜是宋琬的二哥,明崇祯庚辰登第,最初被授浙江杭州推官,威望很高,后司理京府。莱阳县志《宋司理璜传》记载:“公亢直刚毅,不肯少挫。与人交,片言相许,不惜倾身以文,少有不合虽贵势必谢绝之。以故与世寡谐,郁郁不得志而殁焉,亦其天性然。邑有公事,不惮力请至。令人思其庇焉。”这段文字对宋璜的评价极高,但也不难看出,宋璜这个人在为人处事的风格上“纯阳无阴”,这是他致命的弱点,现实中这种人往往会吃大亏。宋璜的这一弱点导致其后来被陷入狱而得不到朋友的帮助。宋璜入狱,源于亲戚之间的反目成仇,宋璜为其弟宋珣雪冤,导致当时莱阳的另一望族左懋泰左氏一家一百余人被充军铁岭。这桩大案不仅在莱阳引起巨大震动,就在清廷朝野中引起的震动也持续近二十年。闹出如此大的影响,免不了要有人对他进行报复。宋璜含冤入狱,顺治十四年,52岁的宋璜死于狱中。宋琬在《九衰歌》一诗中写到:“仲兄衔冤发愤死”。
如今,先人已去,恩怨已散,唯青山依旧。著名书法家崔子范在山后石壁上题写的“凤凰山”三个大字,几里之外就能看到。北坡山壁还修有99级大理石台阶,拾级而上,直达山顶风景亭,站在山上环顾四野,迷人景致尽收眼底,山的西边便是“月照行人夜渡河”的那条清水河,而河畔就是莱阳的万亩梨园,闻名全国的莱阳梨就产在这里。暮春时节,梨花盛开,游人纷纷来此赏花,登上山顶极目远望,大有置身茫茫雪原之感,忘乎其时已是晚春。山头的烽火早已消失,享受盛世的今人路过此地,更能体会先人“喜今烽火山头熄,月照行人夜渡河”的感叹。
点赞
0
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相关热词搜索:
声明
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